三次下击暴流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44
作者
刁秀广 [1 ]
赵振东 [2 ]
高慧君 [1 ]
姜鹏 [1 ]
机构
[1] 山东省气象台
[2] 山东省泰山气象站
关键词
下击暴流; 中层气旋性旋转结构; 反射率因子核下降; 单体顶高下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25 [雷达探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济南、徐州和临沂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发生在山东境内的3次下击暴流进行了分析。2009年6月27日和2006年7月25日强风暴不仅产生了尺度大于4 km的宏下击暴流,而且还产生了冰雹和强降水天气,风暴最大反射率因子维持在60dBz以上,单体VIL在45~70kg·m-2之间。2009年7月8日对流风暴只产生了尺度小于2 km的微下击暴流,风暴最大反射率因子维持在55~59 dBz,高度在10 km以上,单体VIL在30~48kg·m-2之间。结果表明,三次风暴中层为明显的气旋性旋转上升气流结构,利于风暴发展和维持,近地层基本速度产品上表现为纯辐散或反气旋性辐散结构;反射率因子强核高度或风暴顶高度从高空的快速下降,使得风暴中层下沉气流加强,从而引发了地面下击暴流。低层和中层环境风切变及C APE的大小决定风暴下击暴流的强弱,近地层径向速度极值超过28 m·s-1,可在地面产生25 m·s-1以上的瞬时强风。
引用
收藏
页码:522 / 5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北京雷暴大风气候特征及短时临近预报方法 [J].
廖晓农 ;
于波 ;
卢丽华 .
气象, 2009, 35 (09) :18-28+130
[2]   一次热带气旋外围飑线对广州白云机场的影响 [J].
钟加杰 ;
李萍 ;
刘峰 .
气象, 2009, 35 (06) :70-76+131
[3]   一次强雷暴阵风锋和下击暴流的多普勒雷达特征 [J].
吴芳芳 ;
王慧 ;
韦莹莹 ;
王群 .
气象, 2009, 35 (01) :55-64+132
[4]   4.28临沂强对流灾害性大风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分析 [J].
朱君鉴 ;
刁秀广 ;
曲军 ;
黄秀韶 .
气象, 2008, 34 (12) :21-26+129
[5]   陕西中部一次下击暴流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J].
毕旭 ;
罗慧 ;
刘勇 .
气象, 2007, (01) :70-73+131
[6]   一次系列下击暴流事件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J].
俞小鼎 ;
张爱民 ;
郑媛媛 ;
方翀 ;
朱红芳 ;
吴林林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4) :385-393
[7]   微下击暴流的特征及其数值模似 [J].
刘洪恩 .
气象学报, 2001, (02) :183-19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