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MMP-9、IL-6、hsCRP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慧萍
王云
孔玉
王庆广
机构
[1]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介素-6; 高敏C反应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性质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选取15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其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将其分为CAS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四组人员的MMP-9、IL-6、hsCRP血清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IL-6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0.05);而不稳定斑块组水平又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5或<0.01)。结论 MMP-9、IL-6及hsCRP与CAS的形成及稳定性密切相关,可能是不稳定性斑块的临床标志物,为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干预疗效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国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J].
刘芳 ;
杨浣宜 ;
李建蓉 ;
张技革 ;
张红叶 ;
芦红艳 ;
史秀忠 ;
康朝辉 ;
杨瑛 ;
姜先雁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3, (01) :34-36
[2]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临床[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何文, 2007
[3]  
脑梗死诊断标准(1995). 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 中华神经科杂志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