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条件下岩土孔隙介质有效应力系数理论模型

被引:9
作者
张凯 [1 ]
周辉 [1 ]
胡大伟 [1 ]
冯夏庭 [1 ]
张元刚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岩土类孔隙介质; 有效应力系数张量普适模型; 等效孔隙连通率; 弹塑性条件;
D O I
10.16285/j.rsm.2010.04.027
中图分类号
TU43 [土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分析了有效应力系数的物理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等效孔隙连通率的概念,以此表征岩土类孔隙介质的结构和孔隙之间的连通性,建立了有效应力系数张量演化的普适性理论模型。基于大理岩峰后和砂岩不同塑性变形阶段的有效应力测试试验,分析了塑性条件下影响有效应力系数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塑性条件下,影响有效应力系数的主要因素为等效孔隙连通率。利用试验数据,通过拟合得到了大理岩和砂岩的等效孔隙连通率随应变的演化规律,从而得到了有效应力系数与变形的关系。研究成果为弹塑性条件下的流固耦合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035 / 10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理岩破坏阶段Biot系数研究 [J].
胡大伟 ;
周辉 ;
谢守益 ;
张凯 ;
邵建富 ;
冯夏庭 .
岩土力学, 2009, 30 (12) :3727-3732
[2]  
THEORETICAL MODEL OF EFFECTIVE STRESS COEFFICIENT FOR ROCK/SOIL-LIKE POROUS MATERIALS[J]. Kai Zhang Hui Zhou1 Dawei Hu Yang Zhao Xiating Fe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430071,China).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2009(03)
[3]   低渗透介质渗透性试验研究 [J].
陈卫忠 ;
杨建平 ;
伍国军 ;
谭贤君 ;
贾善坡 ;
戴永浩 ;
于洪丹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2) :236-243
[4]   基于梯度塑性本构理论的岩样侧向变形分析(Ⅰ):基本理论及本构参数对侧向变形的影响 [J].
王学滨 ;
马剑 ;
刘杰 ;
潘一山 .
岩土力学, 2004, (06) :904-908
[5]   裂隙岩体有效应力规律数值试验研究 [J].
冯增朝 ;
吴海 ;
赵阳升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3, (06) :713-715
[6]   煤体有效应力规律的实验研究 [J].
孙培德 ;
鲜学福 ;
钱耀敏 .
矿业安全与环保, 1999, (02) :16-18+49
[7]   孔隙瓦斯作用下煤体有效应力规律的实验研究 [J].
赵阳升,胡耀青 .
岩土工程学报, 1995, (03) :26-31
[8]  
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贝尔(J·Bear) 著, 1983
[9]   Damage modeling of saturated rocks in drained and undrained conditions [J].
Shao, JF ;
Lu, YF ;
Lydzba, D .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 2004, 130 (06) :7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