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沟灌方式下夏玉米棵间蒸发试验

被引:24
作者
汪顺生 [1 ,2 ]
费良军 [1 ]
高传昌 [2 ]
孙景生 [3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
[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学院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关键词
沟灌; 夏玉米; 棵间蒸发; 土壤含水率; 叶面积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5.3 [地面灌];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1 ;
摘要
采用常规沟灌和交替隔沟灌技术,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水分控制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80%、70%、60%)夏玉米的棵间蒸发。结果表明:常规沟灌的灌后蒸发和全生育期棵间蒸发量均大于交替隔沟灌,灌水后短期内由于表层土壤含水率较高,土壤蒸发较大;在满足作物蒸腾耗水的基础上,交替隔沟灌减小了灌溉湿润面积而减小无效蒸发耗水;不同沟灌方式下土壤蒸发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呈明显的脉冲波动变化,而深层土壤含水率波动较弱;表层土壤含水率和叶面积指数对棵间蒸发影响明显,二者与相对土面蒸发强度均有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水分下限控制合适,交替隔沟灌棵间蒸发与蒸腾耗水明显降低,是夏玉米适宜的灌水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J].
汪顺生 ;
费良军 ;
孙景生 ;
高传昌 ;
傅渝亮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29 (05) :115-119+138
[2]   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玉米群体水氮利用研究 [J].
刘小刚 ;
张富仓 ;
杨启良 ;
王金凤 ;
李志军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05) :100-105
[3]   苗期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J].
卜令铎 ;
张仁和 ;
常宇 ;
薛吉全 ;
韩苗苗 .
生态学报, 2010, 30 (05) :1184-1191
[4]   控制性交替灌溉情况下土壤蒸发的预测研究 [J].
李彩霞 ;
陈晓飞 ;
王铁良 ;
杨国范 ;
郑淑红 ;
汪明霞 .
节水灌溉, 2007, (03) :29-31
[5]   间作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棵间蒸发变化规律及估算模型研究 [J].
刘浩 ;
段爱旺 ;
高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2) :34-38
[6]   沟灌夏玉米棵间土壤蒸发规律的试验研究 [J].
孙景生 ;
康绍忠 ;
王景雷 ;
李晓东 ;
宋妮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1) :28-32
[7]   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对冬小麦水分与养分利用的影响 [J].
李志军 ;
张富仓 ;
康绍忠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8) :17-21
[8]   植物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与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 [J].
唐立松 ;
张建龙 ;
李彦 ;
周斌 .
干旱区研究, 2005, (01) :90-93
[9]   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理论创新及研究重点 [J].
康绍忠 ;
胡笑涛 ;
蔡焕杰 ;
冯绍元 ;
不详 .
水利学报 , 2004, (12) :1-7
[10]   夏玉米田蒸发蒸腾量与棵间蒸发的试验研究 [J].
王健 ;
蔡焕杰 ;
陈凤 ;
陈新民 .
水利学报, 2004, (11) :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