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系统非线性模型对中医正邪相争理论和扶正祛邪治则的一个非线性动力学诠释

被引:4
作者
冯前进
赵平
机构
[1] 山西中医学院
[2] 太原市商业职工医院
关键词
非线性模型; 正邪相争理论; 扶正祛邪治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03 [中医现代化研究];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摘要
文中基于免疫系统有关免疫活性细胞或分子与外来抗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的动力学模型对中医学正邪相争理论及其扶正祛邪治则进行了新的诠释,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认为:中医学关于外感邪气致病的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在本质上是识别抗原与免疫活性细胞或分子相互作用的三种不同的非线性动力学诊断模式,其证相应于这一过程中不同的非线性动力状态,可以用一个或一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定量描述。一个证常常对应于抗原与免疫活性的细胞或分子非线性动力学相互作用相空间中的一个稳定或不稳定的极限环和混沌,这可以作为证诊断的图形或形象标识。以中医学扶正祛邪的治疗思想为先导,有可能研制出全新靶向的和更有效的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药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医阴阳学说与物理学对称理论的相互关联 [J].
冯前进 ;
牛欣 ;
刘亚明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 (04) :1-5
[2]   五行学说的非线性动力学原理 [J].
冯前进 ;
牛欣 ;
王世民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3, (07) :71-74
[3]  
中医药科学中的“诺贝尔奖”问题(二)——辨证诊断和穴位诊断:全新诊断模式、方法和技术的研究(1)[J]. 冯前进,穆俊霞.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01)
[4]   太极图揭秘:太极图与生理系统中的定态、振荡和混沌 [J].
冯前进 ;
牛欣 ;
刘亚明 ;
王世民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 (02) :1-4
[5]  
免疫的非线性模型[M].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漆安慎等 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