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河道生物修复技术进展

被引:10
作者
丁浩
徐亚同
杨清海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系
关键词
污染河道; 生物修复; 影响因素;
D O I
10.16759/j.cnki.issn.1004-017x.2006.02.002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受污染河道的生物修复技术原理是培育或接种适生微生物及水生生物,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就地得到恢复。本质上说,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简要介绍了污染河道生物修复的原理特点及常用的几种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景观水体的生物激活剂修复[J]. 唐玉斌,郝永胜,陆柱,赵庆祥.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04)
[2]  
景观水体的生物激活剂修复[J]. 唐玉斌,郝永胜,陆柱,赵庆祥.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04)
[3]   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氮磷去除机理 [J].
张建 ;
黄霞 ;
魏杰 ;
胡洪营 ;
施汉昌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5) :55-58
[4]   潜流式人工湿地在暴雨径流污染控制中应用 [J].
杨敦 ;
徐丽花 ;
周琪 .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4) :334-336
[5]   生物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和应用(下) [J].
徐亚同 ;
史家梁 ;
张明 .
上海化工, 2001, (20) :4-6+22
[6]   人工曝气复氧治理黑臭河流 [J].
周杰 ;
章永泰 ;
杨贤智 .
中国给水排水, 2001, (04) :47-49
[7]   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 [J].
杨鲁豫 ;
王琳 ;
王宝贞 .
给水排水, 2001, (01) :94-101+0
[8]   光合细菌的开发应用动态 [J].
李东风 .
微生物学杂志, 1998, (02) :44-50
[9]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 [J].
吴晓磊 .
环境科学, 1995, (03) :83-86+96
[10]  
给水与用水处理技术[M].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陆柱等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