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杂交稻光合特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17
作者
王强
张其德
蒋高明
卢从明
匡廷云
吴爽
李成荃
焦德茂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基础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基础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基础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基础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
关键词
超高产杂交稻; 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光胁迫; 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11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比较了超高产杂交稻 (OryzasativaL .)X0 7S/紫恢 10 0和两优培九与多年来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汕优 6 3的光合功能和抗光胁迫能力。结果表明 ,超高产杂交稻X0 7S/紫恢 10 0和两优培九的净光合速率 (Pn)分别比汕优 6 3高 9.1%和 11.9% ,而其蒸腾速率 (Tr)分别比汕优 6 3低 37.46 %和 31.42 % ,此外 ,其水分利用效率 (WUE)分别比汕优 6 3高出 74.2 %和 6 3.5 % ;经强光 (2 0 0 0 μmolphotons·m-2 ·s-1)处理 2h之后 ,X0 7S/紫恢 10 0和两优培九的光系统Ⅱ光化学量子效率分别上升 2 8 3%和 37 0 % ,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分别升高 46 2 %和 18 0 % ,而汕优 6 3的这两项参数值却变化很小 ;同时 ,X0 7S/紫恢 10 0和两优培九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均下降 5 0 %左右 ,而汕优 6 3则上升近5 0 % ,表明超高产杂交稻较高的光合能力、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较强的抗光抑制能力可能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285 / 12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限水灌溉和不同施肥方式对冬小麦旗叶某些光合功能的影响 [J].
张其德 ;
张建华 ;
刘合芹 ;
李建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1) :24-29
[2]   一种在野外自然光照条件下快速测定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的新方法 [J].
蒋高明 ;
何维明 .
植物学通报, 1999, (06) :712-718
[3]   光抑制条件下水稻籼粳亚种及其正反交F1杂种的PSⅡ光化学效率和CO2交换特点 [J].
季本华 ;
焦德茂 .
植物学报, 1999, (05) :59-65
[4]   光氧化条件下两个水稻品种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酶活性的变化 [J].
焦德茂 ;
季本华 .
作物学报, 1996, (01) :43-49
[5]   CO2加富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原初光能转换的影响 [J].
张其德 ;
卢从明 ;
冯丽洁 ;
林世青 ;
匡廷云 ;
白克智 .
植物学报, 1996, (01) :77-82
[6]   籼粳稻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特性及在正反交F1杂种中的表现 [J].
季本华,李传国,葛明治,童红玉,焦德茂 .
植物生理学报, 1994, (01) :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