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的原子电距矢量表达及核磁共振碳谱

被引:11
作者
张梦军
廖春阳
周丽平
吴世容
李声时
机构
[1]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重庆,重庆,重庆,重庆
关键词
原子电距矢量(VAED); 13CNMR波谱模拟; 化学位移; 黄酮类化合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57.2 [磁化学分析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提出以原子电性距离矢量 (VAED)描述 1 9种黄酮醇和 2 1种黄酮中不同等价碳原子的化学微环境 ,结合碳原子类型 ,建立核磁共振碳谱 (1 3CNMR)化学位移 (CS)的四参数线性模型 ,对于 1 9种黄酮醇 2 85个碳原子其回归方程 :Y(1 ) =72 .0 97+2 0 .80 3X(1 ) +1 4 .395X(2 ) +1 2 .0 30X(3) ;对于 2 1种黄酮 31 5个碳原子其回归方程 :Y(1 ) =85 .530 +1 9.1 74X(1 ) +1 5 .565X(2 ) +5 .495X(3) ;黄酮醇和黄酮一起建模的回归方程为 :Y(1 ) =77.679+2 0 .373X(1 ) +1 5 .481X(2 ) +9.0 0 4X(3) .用于黄酮醇和黄酮分子等价碳原子化学位移的估计 .样本数目 ,相关系数 ,标准偏差 ,F统计值 ,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分别为 :N =2 85 ,R =0 .796 ,SD =1 4 .734 ,F =1 62 .31 5 ,U =1 0 5 70 5 .359,Q =60 999.1 56 ;N =31 5 ,R =0 .884,SD =1 2 .381 ,F =369.1 1 4 ,U =1 69745 .1 4 1 ,Q =47673 .375和N =60 0 ,R =0 .831 ,SD =1 4 .1 2 2 ,F =443 .449,U =2 65 31 0 .563 ,Q =1 1 8859.90 6 .经交互校验 ,模型稳定性较好 .并综合几种处理方法 ,找到一种较好的建模方法 ,作为初次有益的探讨 ,对黄酮和黄酮醇核磁共振碳谱建模效果尚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3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金龙胆草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J].
苏艳芳 ;
刘建生 ;
果德安 ;
李菁 ;
郭洪祝 ;
郑俊华 .
中草药, 2001, (06) :18-19
[2]   椿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J].
罗晓东 ;
吴少华 ;
马云保 ;
吴大刚 .
中草药, 2001, (05) :8-9
[3]   厚果鸡血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J].
邵伟艳 ;
祝亚非 ;
关山越 ;
钟世舟 ;
陈凤庭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1, (01) :1-4
[4]   水蜡树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周立新 ;
丁怡 .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09) :29-31
[5]   灯盏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张卫东 ;
陈万生 ;
王永红 ;
刘文庸 ;
孔德云 ;
李惠庭 .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09) :24-26
[6]   月季花花瓣的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J].
徐文昭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225-226
[7]   云南栘(Docynia delavayi(Franch.)Schneid.)黄酮成分研究 [J].
官智 ;
潭颂德 ;
苏镜娱 ;
曾陇梅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0, (03) :34-37
[8]   分蘖葱头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刘银燕 ;
刘丽娟 ;
杨晓虹 .
中草药, 2000, (05) :15-16
[9]   杜仲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J].
成军 ;
赵玉英 ;
崔育新 ;
程铁明 .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05) :28-30
[10]   山西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宣春生 ;
赵晓红 ;
冯福盛 ;
乔本志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0, (02)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