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番茄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92
作者
刘凤荣
陈火英
刘杨
卫志明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野生番茄; 栽培番茄; 盐胁迫; 游离脯氨酸; 可溶性糖; 离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1.2 [番茄(西红柿)];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两种野生番茄秘鲁番茄(Lycopersiconperuvianum LA111)、 潘那利番茄(Lycopersiconpennellii LA716)和两种栽培番茄“鲜丰98-7”、“交农1号”为材料,用NaCl 150 mmol/L进行盐胁迫,测定及分析了植株体内Na+、K+、Ca2+等无机离子和某些有机溶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野生番茄在新叶中积累了大量的Na+等无机离子,而栽培番茄新叶内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却显著提高,且它具有将吸收的Na+区域化到老叶中的能力。说明野生番茄和栽培番茄在可溶性物质的合成和积累能力上有明显差异,它们是通过不同代谢途径和机理来适应盐环境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李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2] 盐渍土改良原理与作物抗性.[M].田昌玉等编著;谢承陶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