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活动对夏季副热带高压强度的显著影响

被引:12
作者
徐群
李瑞芸
曹鸿兴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研究所
关键词
太阳活动; 毫巴; 副热带高压; 太阳对流层; 副高强度指数; 大气电; 大气物理现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wolf数表示的太阳活动准11年振动对夏季副热带高压存在着显著超越偶然率的高统计关系,它和500毫巴图上同季以至后延1—3年的东、西太平洋副高—北大西洋副高强度指数的高压相关可达到0.01—0.001信度;随着太阳活动增强(减弱),同季—后1年青藏高压(100毫巴)的东脊点也随着东伸(西缩),这可以用Markson提出的“大气电机制”进行解释。夏季100毫巴高度场显示出在中太平洋中低纬和北美中纬分别存在着对太阳活动特别敏感的对流区;因此通过雷暴—垂直经向环流的调制作用,太阳活动是可能操纵海洋副高强度的,此种日—地关系还有先东后西、自太平洋向亚洲传播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北半球夏季中低纬地区的平均垂直环流与大气中冷热源分布的关系 [J].
叶笃正 ;
杨广基 .
气象学报, 1981, (01) :28-35
[2]   东亚和太平洋上空平均垂直环流——(一)夏季 [J].
叶笃正 ;
杨广基 ;
王兴东 .
大气科学, 1979, (01) :1-11
[3]   1958年8月4—12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退过程的研究 [J].
袁恩国 ;
谭同量 ;
李云林 .
气象学报, 1964, (02) :162-173
[4]  
热带天气学[M]. - 科学出版社 , 包澄澜 编著, 1980
[5]  
长期天气预告原理[M]. - 科学出版社 , (苏)吉尔斯,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