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7号台风结构的进一步分析——Ⅰ.运动学场分析

被引:12
作者
丁一汇
张键
刘月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台风; 气旋; 最大值; 低压(气象); 切向风; 台风中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冲绳和日本列岛等地区较稠密的探空资料对1975年8月17—23日在这地区形成的7号台风进行了结构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台风的切向风、径向风、散度场、涡度场和垂直运动场的分析。分析表明,这个台风的气旋性最大切向风位于台风的东半部,离台风中心约150公里处。最强的流入位于台风南半部300百帕以下深厚层中。在边界层和中层分别有一个最大值。高层最强的反气旋流出在150hPa,主要位于台风东北象限。在台风内区,300百帕以下是对称分布的正涡度最大值区,以上是负涡度区,辐合层主要位于台风南半部。北半部在中低层是辐散层。垂直运动分布有类似的不对称分布特征,上升区主要在南半部,下沉区主要在北半部,并且上升运动最大值及其所在高度与台风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上述台风运动学场的不对称分布反映了大尺度环流系统(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辐合带)对台风结构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西太平洋台风概论.[M].陈联寿;丁一汇著;.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