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不同地貌区土壤元素分布特征

被引:14
作者
唐将
李勇
付绍红
邓富银
雷家立
张茂忠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3] 重庆川东南地质调查研究院
[4] 重庆川东南地质调查研究院 四川成都
[5] 四川成都
[6] 贵州贵阳
[7] 重庆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地貌; 土壤元素; 分布特征;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5.02.002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利用土壤表层样分析成果,探讨三峡库区不同地貌区土壤中Ca、P、B等4 3个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八个地貌分区可明显划分为两个地球化学分区,一区为河谷平原、侵蚀剥蚀台地、丘陵、低山及中山地貌地球化学分区;二区为褶皱抬升低山、中山及喀斯特地貌地球化学分区,两区的土壤元素含量差异明显,除常量元素K2 O、SiO2 、Ba、MgO、P、Zr及微量元素Sr、La外,一区土壤中其他元素含量总体上均远低于二区土壤中的含量,其差异总体上是地质背景差异的体现,母岩岩性是土壤元素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同类母岩条件下,地貌对土壤中元素分布具有明显影响。不同地貌区的土壤营养元素聚类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喀斯特地貌区元素聚为五类;褶皱抬升中山、低山区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均为四类;侵蚀剥蚀中山区多数元素较分散,分异强烈,总体上聚为四类,但第四类各元素间距离较远;侵蚀剥蚀低山与丘陵区元素聚类总体上相近,均为五类,但内部存在分异;侵蚀剥蚀台地则聚为三大类。土壤中的某些特征矿物元素如Fe2 O3 、Mn、Cu、Zn组合,N、org C组合在各个地貌区均聚为一类;而某些元素如Cl等在不同地貌条件下分别与MgO、CaO或与Na2 O聚类,体现元素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分布特征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林地开垦后坡面土壤元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张成娥 ;
郑粉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6) :672-674
[2]   鄂尔多斯不同地形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 [J].
吕贻忠 ;
李保国 ;
胡克林 ;
徐艳 .
土壤与环境, 2002, (01) :32-37
[3]   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与不同地貌单元关系的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地区卫辉市和辉县市为例 [J].
刘秀娣,李继云 .
环境科学, 1994, (05) :19-22+92-93
[4]   黄土高原土壤元素含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J].
田均良 ;
李雅琦 ;
黄义端 ;
李槟 ;
刘普灵 .
水土保持学报, 1992, (01) :77-83
[5]  
土壤学.[M].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6]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M].曹伯勋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7]  
土壤环境元素化学.[M].王云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8]  
地球化学找矿基础.[M].王崇云等编;.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