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张力平衡针法对腑梗死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章薇
刘智
娄必丹
机构:
[1]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长沙,长沙,长沙
来源:
关键词:
脑梗塞/针灸疗法;
脑梗塞/血液;
配穴法;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5.03.031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RCI)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RCI患者82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与传统针法进行对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RCI患者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sICAM-1、sVCAM-1均与IL-1呈正相关(r=0.743,P<0.001;r=0.862,P<0.001)。两组对3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张力平衡针法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结论:张力平衡针法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能与降低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2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