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技术教育的四种可能进路——基于米切姆技术概念框架的启示

被引:15
作者
陈向阳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技术教育; 技术概念框架; 成物与成人;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1.10.010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技术与技术教育关系密切。但直至现在,技术仍被视为人们手中的中性工具,或者至多不过是科学发现的应用,技术本身所蕴含的育德、益智、审美等教育价值被遮蔽或丧失。因而对技术内涵的深度揭示将开启技术教育圆融自足的可能进路。基于米切姆对技术作为人工物、技术作为知识、技术作为过程、技术作为意志这一技术概念框架的构建,可以开掘出当代技术教育的四种可能进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技术设计: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论域 [J].
乔瑞金 ;
张秀武 ;
刘晓东 .
哲学动态, 2008, (08) :66-71
[2]  
通过技术思考.[M].(美) 米切姆 (Mitcham;C.) ; 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3]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吴国盛; 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  
科学与人的问题.[M].田光远;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  
技术与生活世界.[M].舒红跃;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M].国际技术教育协会著;黄军英等译;.科学出版社.2003,
[7]  
物理学.[M].(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徐开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透视知识.[M].李伯聪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9]  
教育的目的.[M].(英)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著;徐汝舟译;.三联书店.2002,
[10]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