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增长模式

被引:10
作者
张军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增长; 政治治理; 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9 [中国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本文首先回顾与分析了3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历程,而后重点讨论了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与背后的制度因素。文章指出1978—1989年的经济增长比之后的更正常;在后一阶段,经济增长更多来自于投资,这些投资是由分散的层级部门和相对独立的地区贡献的。文章还指出这种增长模式的变动与政治变动和财政制度的变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J].
张军 ;
高远 ;
傅勇 ;
张弘 .
经济研究, 2007, (03) :4-19
[2]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J].
傅勇 ;
张晏 .
管理世界, 2007, (03) :4-12+22
[3]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J].
张晏 ;
龚六堂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75-108
[4]   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 [J].
张晏 ;
龚六堂 .
经济研究, 2004, (07) :59-69
[5]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J].
张军 ;
施少华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17-24
[6]  
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军著, 2003
[7]  
The Financial Deepening-Productivity Nexus in China: 1987-2001[J] . Zhang Jun,Guanghua Wan,Yu Jin.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 2007 (1)
[8]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growth and inequality[J] . Xiaobo Zhang.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6 (4)
[9]  
Investment, investment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 Zhang Jun.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 2003 (5)
[10]  
Chinese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Trends, Measurement Issue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J] . Gary H. Jefferson,Thomas G. Rawski,Yuxin Zheng.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199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