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菌根真菌的旱作水稻-绿豆间作系统养分利用研究

被引:13
作者
肖同建
杨庆松
冉炜
徐国华
沈其荣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绿豆; 水稻; 丛枝菌根真菌; 间作; 氮; 磷; 铁; 根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6 [陆稻(旱稻)]; S522 [绿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接种AMF对旱作水稻-绿豆间作系统作物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利用温室盆钵试验接种AMF,测定AMF的侵染率、作物养分含量、绿豆生物固氮能力和土壤养分变化。【结果】在间作接种条件下,接种菌根菌对绿豆的侵染率达到92.28%,而水稻侵染率仅为14.47%,与单作不接种相比,分别提高了11.95%和4.11%;同时也增加了绿豆和水稻的地上部和地下部氮含量,分别是83.72%和64.83%,53.76%和41.29%;绿豆地上部和地下部铁含量分别增加了223.08%和60.19%;生物量最大增加了288.8%;根瘤个数和根瘤重量也有大幅度的增加。间作接种AMF处理绿豆根瘤的氮、磷和铁的含量,比单作不接种处理分别增加了80.14%、69.54%和139.62%。与单作水稻相比,单作绿豆和水稻与绿豆间作可显著提高土壤氮含量;绿豆单作处理或与水稻间作不接菌根真菌处理土壤磷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只有间作接菌处理的土壤磷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在旱作水稻-绿豆间作系统中接种菌根真菌改善了水稻和绿豆植株体内氮、磷和铁的含量;增加了绿豆根瘤个数及其干重,明显促进了绿豆的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753 / 7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蚕豆/玉米间作接种AM真菌与根瘤菌对其吸磷量的影响 [J].
李淑敏 ;
李隆 ;
张福锁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3) :136-139
[2]   从氮素营养的角度分析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的产量优势 [J].
沈其荣 ;
褚贵新 ;
曹金留 ;
曹云 ;
殷晓燕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8) :1177-1182
[3]   菌丝桥在日本落叶松幼苗间磷传递和植株生长中的作用 [J].
李芳 ;
徐冰 ;
冯固 ;
潘家荣 ;
李晓林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2) :218-224
[4]   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蚕豆吸收磷和氮的促进作用 [J].
李淑敏 ;
李隆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11-15
[5]   AM菌根和花生/小麦间作对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库形成的影响 [J].
宋亚娜 ;
郑伟文 ;
王贺 .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05) :568-571
[6]   Tolerance of VA Mycorrhizal Fungi to Soil Acidity [J].
LIN XIANGUI .
Pedosphere, 2001, (02) :105-113
[7]   玉米、花生根间菌丝桥对氮传递的研究 [J].
艾为党 ;
李晓林 ;
左元梅 ;
李隆 .
作物学报, 2000, (04) :473-481
[8]   VA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翼豆生长、固氮的影响 [J].
郑伟文 ;
宋亚娜 .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02) :50-55
[9]  
丛枝菌根生态生理[M]. 华文出版社 , 李晓林,冯固等著, 2001
[10]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