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量类型油茶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Ⅳ—花期

被引:8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王湘南
彭邵锋
杨小胡
王玉娟
杨杨
机构
[1]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关键词
油茶; 产量; 无性系; 光合特性; 花期;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0.04.021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油茶无性系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普通品种3种类型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花期对其净光合速率(rnpr)、蒸腾速率(rtr)等日变化及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存在单峰和双峰两种类型,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光合午休是造成普通品种产量低的原因之一;3个品种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一降不起"的单峰曲线;3个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10.561~14.716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705~754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45~60μmol.m-2.s-1之间;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高产品种叶片rnpr的主导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相对湿度;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是影响中产品种的主导因子,普通品种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100 +1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3个油茶优良无性系光合作用及生理特性研究 [J].
黄义松 ;
牛德奎 ;
赵中华 ;
汪洪丽 ;
余林 ;
郭晓敏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2) :209-214
[2]   园林植物耐阴性研究进展 [J].
张林青 ;
周青 ;
肖程岭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9) :4851-4853
[3]   高亚油酸含量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 [J].
奚如春 ;
邓小梅 ;
龚春 ;
刘胜 ;
敖婉初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2) :158-164
[4]   油茶栽培技术 [J].
马道平 .
安徽农学通报, 2006, (08) :144-145
[5]   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 [J].
潘晓杰 ;
侯红波 ;
廖芳 ;
陈卫军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3, (02) :82-84
[6]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响应 [J].
林金科 ;
赖明志 ;
詹梓金 .
生态学报, 2000, (03) :404-408
[7]   油茶高产无性系中试简报 [J].
韩宁林 ;
姚小华 ;
赵学民 ;
尤国清 .
林业科技开发, 1999, (02) :11-13
[8]   油茶栽培肥力配比的试验研究 [J].
唐光旭 ;
张永生 ;
唐丽湘 ;
林强 ;
甘秋裕 ;
李沛然 ;
吴睿 ;
李炳炎 ;
吴根宝 ;
唐炳南 ;
不详 .
经济林研究 , 1998, (04) :20-22+73
[9]   适制乌龙茶品种茶树田间光合特性 [J].
赖明志 .
茶叶科学, 1997, (02) :31-34
[10]   施肥和灌溉对油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J].
吴建军,鲁北南 .
经济林研究, 1997, (02)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