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研究 II.钉螺越夏致死高温与夏蛰的研究

被引:20
作者
洪青标
周晓农
孙乐平
杨国静
杨坤
黄轶昕
机构
[1]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关键词
钉螺; 夏蛰; 致死高温;
D O I
10.16250/j.32.1374.2003.01.006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探讨钉螺适生性中的生态因子之一的越夏致死高温和夏蛰现象。方法 对采自江苏省江滩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 hupensis) ,采用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法 ,测定钉螺的越夏致死高温 ,并观察其夏蛰现象等。结果 钉螺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中的半数致死高温 (L T50 )分别为 4 0 .0 1℃ (95 %可信区间为 39.76 - 4 0 .2 7℃ )和 4 2 .13℃ (95 %可信区间为 4 1.5 9- 4 2 .6 8℃ )。高温和钉螺死亡率的回归趋势可分别拟合 logistic方程为 :Y干 =10 1/ (1+e6 1 .4 0 2 2 6 9- 1 .5350 58X) (F=6 9.997,P<0 .0 0 1) 潮 =10 1/ (1+e76 .4 4582 5- 1 .84 2 0 6 8X) (F=2 4 .6 99,P<0 .0 0 1)高温对钉螺的活动抑制较明显 ,39℃时 10 0 %钉螺呈闭厣状态 ,但仅有 14 .94 %的钉螺出现夏蛰现象 ;即使温度上升至 4 0℃ ,也仅为 2 7.78%的钉螺表现出夏蛰状态。结论 部分钉螺可表现出夏蛰现象 ,但似乎没有冬眠现象普遍 ;处于潮湿环境中的钉螺比在干燥环境中 ,对极限高温的耐受性更强些。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研究 Ⅰ.钉螺冬眠温度与越冬致死温度的测定 [J].
洪青标 ;
周晓农 ;
孙乐平 ;
杨国静 ;
黄轶昕 ;
杨坤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2, (03) :192-195
[2]   全球气候变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 [J].
周晓农 ;
杨国静 ;
孙乐平 ;
洪青标 ;
杨坤 ;
王汝波 ;
华政辉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2) :8-11
[3]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的监测──Ⅱ.流行程度的预测 [J].
周晓农 ;
胡晓抒 ;
孙宁生 ;
洪青标 ;
孙乐平 ;
闾国年 ;
M.Fuentes ;
J.B.Malone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99, (02) :66-70
[4]   褐云玛瑙螺在我国的适生性研究 [J].
周卫川 ;
蔡金发 ;
陈德牛 ;
吴宇芬 .
动物学报, 1998, (02) :19-24
[5]   泥土混合饲料饲养钉螺的实验观察 [J].
奚伟萍 ;
姜玉骥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97, (01) :46-47
[6]   钉螺在不同纬度地区生存繁殖的研究 [J].
梁幼生 ;
肖荣炜 ;
戴建荣 ;
叶嘉馥 ;
宋鸿焘 ;
陈志明 ;
姜本启 ;
缪峰 ;
朱育光 ;
朱家胜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96, (05) :259-262
[7]  
血吸虫生物学与血吸虫病的防治[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毛守白等编, 1990
[8]  
血吸虫病防治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卫生部编,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