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管理的生态学基础: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

被引:6
作者
赵新全
周兴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草场退化; 牦牛; 髦牛; 草甸生态系统; 高山草甸; 高寒草甸; 现存量; 生物量; 放牧压; 放牧强度; 西藏羊; 藏系绵羊; 静止代谢率;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高寒灌丛; 动物; 植物群落; 生态学; 海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是西藏高原的主要草场类型,占该地区总面积的35%。为了理解高寒草甸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动物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于1976年正式建立。在最初的十年,海北站的主要任务是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同时,在夏季和冬季牧场进行了5个密度的放牧实验。从90年代早期,海北站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和草场动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改良本地区退化牧场的多种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42 / 6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藏系绵羊最佳屠宰年龄的数学模拟 [J].
赵新全 ;
皮南林 ;
王启基 .
草业科学, 1989, (05) :12-15
[2]   青海高寒草甸草场优化放牧方案的综合评价 [J].
赵新全 ;
王启基 ;
皮南林 ;
周兴民 ;
冯金虎 ;
张堰青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2) :68-75
[3]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2 Ad hoc Committee on Ecosystem Management,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