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特征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7
作者
魏全超 [1 ]
朱冬梅 [1 ]
黄文明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2]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牛蹄塘组; 烃源岩; 古油藏; 川东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储层沥青薄片镜下鉴定,对川东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宏观特征以及微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以震旦系灯影组古油藏为例分析了烃源岩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牛蹄塘组烃源岩厚度稳定,底部暗色泥页岩分别厚约25m~43m,平均有机碳含量介于0.5%~1.0%,现今已达过成熟阶段,为中等烃源岩。牛蹄塘组泥页岩是灯影组古油藏的主要烃源岩,古油藏原油裂解气是灯影组气藏成藏的物质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 [J].
戴金星 ;
夏新宇 ;
卫延召 ;
陶士振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2) :115-121+132
[2]   原油二次裂解气——天然气重要的生成途径 [J].
赵孟军 ;
卢双舫 .
地质论评, 2000, (06) :645-650
[3]  
Calculated volume and pressure changes during the thermal cracking of oil to gas in reservoirs. Barker 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0
[4]   川中—川东南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沥青来源及成烃演化 [J].
徐国盛 ;
袁海锋 ;
马永生 ;
刘树根 ;
蔡勋育 ;
王国芝 ;
盘昌林 .
地质学报, 2007, (08) :1143-1152
[5]  
On the origin of petroleum. Lijmbach,G. W. M. Ninth World Petr. Congr., Proceed. Vol . 1975
[6]   四川盆地东南部海相层系优质烃源层评价——以丁山1井为例 [J].
付小东 ;
秦建中 ;
腾格尔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30 (06) :621-628+642
[7]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A New Approach to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Tissot B P,Welte D H. . 1978
[8]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过程和特征 [J].
刘树根 ;
马永生 ;
蔡勋育 ;
徐国盛 ;
王国芝 ;
雍自权 ;
孙玮 ;
袁海锋 ;
盘昌林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4) :345-354
[9]   川东南地区震旦系—志留系下组合有效烃源岩综合研究 [J].
刘若冰 ;
田景春 ;
魏志宏 ;
张明文 ;
钟水清 ;
张光华 ;
王碧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6) :82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