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不文明行为实施者的心理特点初步研究

被引:5
作者
胡志海
机构
[1] 黄山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
网络不文明行为; 互联网自我效能感; 互联网使用动机; 焦虑;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07.06.008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本研究调查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在样本中有将近10%的学生存在一定的网络不文明行为,其中又以男生居多。研究发现:不文明行为的实施者具有较高的互联网自我效能感、更强烈的网络使用动机,较高的焦虑、激惹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508 / 15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 [J].
张锋 ;
沈模卫 ;
徐梅 ;
朱海燕 ;
周宁 .
心理学报, 2006, (03) :407-413
[2]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模式研究 [J].
徐梅 ;
张锋 ;
朱海燕 .
应用心理学, 2004, (03) :8-11+7
[3]   计算机使用中的自我效能感 [J].
李宏利 .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04) :561-566
[4]   激惹、抑郁和焦虑量表(IDA)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J].
袁勇贵 ;
沈鑫华 ;
吴爱勤 ;
孙厚纯 ;
张心保 ;
李海林 .
四川精神卫生, 2002, (01) :11-13
[5]   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探究 [J].
付小平 ;
张蕾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1) :88-92
[6]  
Information searching strategies in web-based science learning: the role of internet self-efficacy[J] . Meng-Jung Tsai,Chin-Chung Tsai.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 2003 (1)
[7]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J] . Scott E Capla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 2002 (5)
[8]  
Computer Self-Efficacy: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and Initial Test[J] . MIS Quarterly . 199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