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科学视角看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被引:2
作者
肖雷波
蔡仲
机构
[1] 南京大学
关键词
技科学;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科学话语权;
D O I
10.13878/j.cnki.yjxk.2011.02.001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技科学(technoscience)是指科学并非独立于社会、政治与经济之外,它是一种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并处在一张由人类因素和非人类因素等异质性力量构成的动态无缝之网中,其中,政治、科学、技术、社会、自然等各因素相互缠绕在一起,无法分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目标是各种谈判力量在所谓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相互博弈,建立起某种行动者网络或联盟,即达成一份新协议。但由于各方的科学"证据"分歧太大,这种联盟无法建立,会议也几近失败。因此,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学术交流的公平原则,但他们在气候研究方面的不对称性同样导致了极不公平的政治与经济后果。中国要改变这种不对称地位,就应加强相对自主的气候科研,争取更多的气候科学话语权。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西方电视媒体重大事件涉华报道三部曲——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报道为例 [J].
张璋 .
东南传播, 2010, (04) :56-58
[2]   哥本哈根困惑:低碳经济面临诸多困难 [J].
王子岳 .
经济, 2010, (03) :98-99
[3]   从哥本哈根会议看国际气候政治博弈 [J].
朱虹 .
红旗文稿, 2010, (02) :33-36+1
[4]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及中国长期排放权讨论 [J].
丁仲礼 ;
段晓男 ;
葛全胜 ;
张志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2) :1659-1671
[5]   气候变化外交谈判的科技支持 [J].
戴晓苏 ;
任国玉 .
中国软科学, 2004, (06) :91-95
[6]  
科学技术论手册.[M].(美)希拉·贾撒诺夫(SheilaJasanoff)等编;盛晓明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