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

被引:15
作者
王海光 [1 ]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
关键词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就业; 重工业; 国家工业化; 农村; 农民; 劳动者; 城镇户口; 城乡冲突;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乡村; 人口流动; 劳动力; 国内居民; 计划经济体制; 城镇居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1958年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新中国当代户籍制度的形成标志。《条例》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规定了控制人口迁徙的两项基本制度——户口迁移的事先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目的是"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注1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自由迁移的政策法规,标志着当代中国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正式建立。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一项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91
[2]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1993
[3]  
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南)米·马尔科维奇等著, 1995
[4]  
中国知青史[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刘小萌著, 1998
[5]  
当代中国农业变革与发展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 1998
[6]  
国外民事登记制度及其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启示[D]. 接栋正.华东师范大学 2009
[7]   苏联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评价 [J].
纪晓岚 .
东欧中亚研究, 2002, (03) :61-67
[8]  
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M]. 农业出版社 , 农业部计划司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