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哲学现实观

被引:11
作者
夏莹 [1 ]
崔唯航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2] 不详
关键词
现实; 异化劳动; 现实的个人; 现实革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马克思而言,对现实的思考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马克思的现实观是对黑格尔现实观的继承和超越。黑格尔现实观的核心之点在于理性与现实的和解,体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逻辑。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剖析发现了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从而打碎理性与现实的和解,把现实从绝对精神的阴影王国中拯救出来,凸显了独立于思维的现实。马克思视域中的现实是历史性和开放性的过程性存在。马克思吸收并改造了黑格尔的"圆圈式论证方式"来把握现实。马克思现实观的最终旨趣不是解释现实,而是改变现实。改变现实的路径不是诉诸理论批判,而是现实革命。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44+204 +204-205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究竟是不是循环论证 [J].
韩立新 .
学术月刊, 2012, 44 (03) :58-68
[2]   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 [J].
F.费迪耶 ;
丁耘 .
哲学译丛, 2001, (03) :52-59
[3]  
学思集[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吴晓明, 2011
[4]  
卢卡奇与马克思[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孙伯鍨, 2010
[5]  
纯粹理性批判[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4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史[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余源培主编, 2000
[7]  
小逻辑[M]. 商务印书馆 , (德)黑格尔(G.W.F.Hegel)著, 1980
[8]  
青年黑格尔[M]. 商务印书馆 , (匈)卢卡奇著, 1963
[9]  
法哲学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德)黑格尔, 1961
[10]  
形而上学[M]. 商务印书馆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