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意影响公共政策构建的力度和效度

被引:6
作者
郭春甫 [1 ]
定明捷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利益表达; 网络民意; 公共政策构建; 回应性政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回应性政府"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中居于主要地位,它提倡以公众为服务的核心,积极回应公众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离开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活动,意味着加强与改善政府治理模式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民意逐渐引起了政府决策者的关注和回应,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质疑。其实,对于提高政府对公众的回应层面考察,网络充当了一种利益表达渠道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信息流动的载体,基于网络表达的民意同样也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反映了现实中社会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因而也应该成为政府积极回应社会、构建公共政策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美)约翰·W.金登(JohnW.Kingdon)著;丁煌;方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利益组织化单位.[M].张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4]  
中国政治.[M].[美]詹姆斯·R·汤森(James R·Townsend);[美]布兰特利·沃马克(Brantly Womack)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5]   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 [J].
陈映芳 .
战略与管理, 2003, (06) :87-92
[6]   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 [J].
李强 .
学术界, 2000, (03)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