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水稻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育性遗传的比较研究

被引:11
作者
田郎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49E),雄性不育(45CC);遗传(49ME)。同核异质;测交(49DB);主效基因;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1994.01.004
中图分类号
S511.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分别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采用保持系(p1)×恢复系(p2)杂交组合的六个群体及P1、P2、F1、F2、B1(F1×p1)和B2(F1×p2),分别与不育系测交的方法,对三个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遗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结果表明:(1)恢复系为古223时,以花粉可育率和田间结实率为指标,D汕A、G汕A和W汕A三个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两对独立主效基因的控制;(2)恢复系为IR24时,以花粉可育率为指标,D汕A和W汕A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三对主效基因的控制,其中一对独立,两对连锁,交换值为25%;而G汕A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仍受控于两对独立主效基因。以田间结实率为指标,该三个不育系的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均受两对独立主效基因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9
页数:1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