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四川盆地极端低温雨雪灾害的水汽汇合机制探讨

被引:2
作者
陈永仁 [1 ,2 ]
顾清源 [1 ,2 ]
师锐 [1 ]
机构
[1] 四川省气象台
[2]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低温雨雪; 水汽汇合; 锋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资料研究了2008年1月中下旬四川盆地的极端低温雨雪灾害。结果表明:四川盆地的低温雨雪天气与南来的水汽变化及长江流域的锋生作用有密切关系,在对流层中低层700 hPa上,四川盆地长时间存在稳定的水汽辐合区,水汽辐合的时段基本与盆地冷空气活动时间段一致,这为低温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另一方面,长江流域长时间存在一个"东西带状"分布的锋生带,这个锋生带的稳定使南来的西南水汽在四川盆地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受阻,从而形成了水汽长时间封闭,并引起了中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因此,低层"东西向带状"锋生的长期维持使南来水汽受封闭是产生此次灾害的重要物理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南方地区冬季风降水异常的分析 [J].
何溪澄 ;
丁一汇 ;
何金海 ;
李巧萍 .
气象学报, 2006, (05) :594-604
[2]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J].
周长艳 ;
李跃清 ;
李薇 ;
陈隆勋 .
高原气象, 2005, (06) :880-888
[3]   孟加拉湾季风活动与云南5月降雨量 [J].
晏红明 ;
肖子牛 ;
王灵 .
高原气象, 2003, (06) :624-630
[5]   夏季青藏高原水汽输送特征 [J].
郑新江 ;
许健民 ;
李献洲 .
高原气象 , 1997, (03) :51-58
[6]   亚洲夏季风季节与季节内平均水汽输送的分析 [J].
徐建军,何金海,朱伟军,王建德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4) :48-54
[7]  
高等天气学[M].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编著, 2005
[8]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等编著, 1992
[9]  
东亚季风[M]. 气象出版社 , 陈隆勋等著, 1991
[10]  
Atmospheric Moisture Residence Times and Cycling: Implications for Rainfall Rates and Climate Change[J] . Kevin E. Trenberth.Climatic Change . 199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