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被引:38
作者
任玉林
李江龙
黄孝特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裂缝-溶洞型储集体; 开发政策; 开发井网; 井距; 开发方式; 塔河油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4.05.020
中图分类号
TE121.3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多重孔隙特征,非均质性强的缝洞系统决定了复杂的油水运动特点,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水平。通过分析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体物性特征、油藏流体特征和岩溶洞穴分布规律,将储集体划分为古近地表岩溶储集带和古岩溶水道储集带。结合塔河油田的生产实际,总结了塔河碳酸盐岩油田产量、含水率和地层能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古近地表岩溶储集带和古岩溶水道储集带的开发井网分布特点和井距,论述了注水开发的可能性与合理的单井产量和采油速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84 +84-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溶洞分布规律初步探讨 [J].
王晓东 ;
陈凌 .
西部探矿工程, 2003, (08) :70-71
[2]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几点新认识 [J].
阎相宾 ;
韩振华 ;
李永宏 .
海相油气地质, 2001, (04) :8-14
[3]   碳酸盐岩相与岩溶地貌发育的初步研究──以贵州三叠系为例 [J].
赵吉发 .
中国岩溶, 1994, (03) :261-269
[4]  
华北油田开发实践与认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赵树栋等编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