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流-拉裂式崩塌机制及评价方法

被引:26
作者
王根龙 [1 ,2 ]
伍法权 [2 ]
祁生文 [2 ]
于国强 [1 ]
苏天明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边坡工程; 软弱层; 离散元; 破坏过程; 崩塌; 稳定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1 [崩塌];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塑流–拉裂式崩塌或软弱基座型崩塌是我国西南山区和三峡库区常见的一种崩塌类型。当危岩体的下部有较厚的软弱岩层时,此类崩塌发生尤为频繁。软弱岩层在上部岩体压力作用、遇水软化、长期风化剥落等因素作用下,不断压缩并向临空方向塑性流动,导致上覆较坚硬岩层拉裂形成塑流–拉裂式危岩体。离散元模拟得到此类崩塌的变形破坏地质过程为:软岩风化剥落→上部硬岩局部坠落→软弱基座挤出变形→上部硬岩产生下宽上窄拉裂缝→变形继续发展→崩塌产生。根据软弱层不均匀变形前后上部被拉裂硬岩的2种不同破坏模式,应用地质力学分析方法,推导塑流–拉裂式崩塌稳定系数计算公式。以三峡地区万州某边坡为例,采用抗压强度–压应力比值分析法和软弱层不均匀变形稳定性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静力条件下,危岩体短期内处于稳定状态;高地震烈度条件下,危岩体不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863 / 28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软弱基座陡崖上危岩崩落序列 [J].
唐红梅 ;
王林峰 ;
陈洪凯 ;
鲜学福 .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 (02) :205-210
[2]   三峡库区软硬互层近水平地层高切坡崩塌研究 [J].
董金玉 ;
杨继红 ;
伍法权 ;
王东 ;
杨国香 .
岩土力学, 2010, 31 (01) :151-157
[3]   三峡库区平缓层状软硬相间斜坡变形模式变化分析 [J].
陈小婷 ;
黄波林 ;
刘广宁 ;
彭轩明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9, 20 (02) :57-61
[4]   某软弱基座型斜坡的稳定性分析 [J].
卢全中 ;
赵法锁 ;
彭建兵 .
公路交通科技, 2005, (S1) :63-65
[5]   崩塌落石研究 [J].
胡厚田 .
铁道工程学报, 2005, (S1) :387-391
[6]   贵州崩塌滑坡的特点及防治技术 [J].
傅鹤林 ;
卜翠松 ;
周中 ;
罗强 ;
龙万学 .
湘南学院学报, 2005, (05) :39-45
[7]   三峡库区边坡结构及失稳模式研究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5, (02) :145-154
[8]   具有软弱基座逆向边坡变形及破坏过程研究 [J].
柴贺军 ;
肖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S1) :288-291
[9]   达县城区立石子危岩形成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J].
罗永忠 ;
徐志文 ;
祝世强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4, (02) :32-37
[10]   三峡库区危岩稳定性计算方法及应用 [J].
陈洪凯 ;
唐红梅 ;
王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4) :61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