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塑流-拉裂式崩塌机制及评价方法
被引:26
作者:
王根龙
[1
,2
]
伍法权
[2
]
祁生文
[2
]
于国强
[1
]
苏天明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边坡工程;
软弱层;
离散元;
破坏过程;
崩塌;
稳定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1 [崩塌];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塑流–拉裂式崩塌或软弱基座型崩塌是我国西南山区和三峡库区常见的一种崩塌类型。当危岩体的下部有较厚的软弱岩层时,此类崩塌发生尤为频繁。软弱岩层在上部岩体压力作用、遇水软化、长期风化剥落等因素作用下,不断压缩并向临空方向塑性流动,导致上覆较坚硬岩层拉裂形成塑流–拉裂式危岩体。离散元模拟得到此类崩塌的变形破坏地质过程为:软岩风化剥落→上部硬岩局部坠落→软弱基座挤出变形→上部硬岩产生下宽上窄拉裂缝→变形继续发展→崩塌产生。根据软弱层不均匀变形前后上部被拉裂硬岩的2种不同破坏模式,应用地质力学分析方法,推导塑流–拉裂式崩塌稳定系数计算公式。以三峡地区万州某边坡为例,采用抗压强度–压应力比值分析法和软弱层不均匀变形稳定性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静力条件下,危岩体短期内处于稳定状态;高地震烈度条件下,危岩体不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863 / 286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