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Ⅰ型树突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7
作者
何广胜
邵宗鸿
和虹
刘鸿
付蓉
白洁
施均
曹燕然
涂梅峰
孙娟
贾海荣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贫血,再生障碍性; T淋巴细胞; 树突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56.5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硬化性贫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测定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患者在免疫抑制治疗前、后骨髓中Ⅰ型树突细胞(DC1)亚群 (CD11c+ CD1a+ 细胞、CD11c+ CD83+ 细胞 )的改变 ,评价CD11c+ CD83+ 细胞与Th1细胞、CD3+ CD8+ 细胞及造血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DC1在S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正常人为对照 ,用单克隆抗体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病期和恢复期SAA患者骨髓中Th1细胞、CD3+ CD8+ 细胞、CD11c+ CD1a+ 细胞、CD11c+ CD83+ 细胞百分率及CD11c+ CD83+ 细胞 /CD11c+ CD1a+ 细胞比值的改变 ;评价CD11c+ CD83+ 细胞与Th1细胞、CD3+ CD8+ 细胞及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人骨髓中Th1细胞、CD11c+ CD1a+ 细胞、CD11c+ CD83+ 细胞百分率及CD11c+ CD83+ 细胞 /CD1a+ CD11c+ 细胞比值分别为 (0 .4 2± 0 .30 ) %、(0 .38± 0 .2 9) %、(0 .37±0 .32 ) %、1.0 7± 0 .10 ,SAA患者发病期为 (4.87± 0 .5 4 ) %、(1.73± 0 .2 4 ) %、(3.38± 0 .5 6 ) %、2 .2 1±0 .32 ,SAA患者恢复期为 (0 .5 3± 0 .2 2 ) %、(0 .6 1± 0 .2 3) %、(0 .6 5± 0 .2 2 ) %、1.37± 0 .2 5 ;SAA患者发病期Th1细胞、CD11c+ CD1a+ 细胞、CD11c+ CD83+ 细胞百分率及CD11c+ CD83+ 细胞 /CD11c+CD1a+ 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Th1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J].
和虹 ;
邵宗鸿 ;
何广胜 ;
刘鸿 ;
施均 ;
付蓉 ;
赵明峰 ;
白洁 ;
贾海蓉 ;
孙娟 ;
崔振珠 ;
储榆林 ;
杨天楹 ;
杨崇礼 .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2, (11) :13-16
[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现状 [J].
何广胜 ;
邵宗鸿 .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2, (11) :50-52
[3]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科学出版社 , 张之南 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