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棉花打顶调控的群体适宜性研究

被引:39
作者
马富裕
程海涛
李少昆
张红
杨建荣
郑重
李鲁华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芳草湖总场良繁场,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新疆兵团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石河子,石河子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呼图壁县,石河子,石河子,石河子
关键词
棉花; 栽植密度; 产量; 打顶;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北疆高产棉花为研究对象,对3种密度条件下不同打顶时间调控的高产棉花光合势、最大叶面积指数(LAImax)、冠层透光率、纤维品质和产量等进行了研究。在密度梯度上,随密度增加棉花产量增加。在225?03和300?03株穐a-1高密度条件下,与同密度下1次打顶(7月5日)相比,2次打顶增产8.4%和13.4%,3次打顶增产6.4%和7.1%。在150?03株穐a-1密度情况下,7月5日1次打顶处理产量最高,2次、3次打顶处理产量分别下降8.2%和6.2%。低密度情况下,棉田苗蕾期LAI较小、漏光损失大,光合势低,是实现高产、超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分期打顶使群体适宜性降低,导致减产。高密度条件下棉花苗蕾期LAI增加,提高了棉花群体光合势;分期打顶使LAI在冠层中的分布向上向下“分异”,保证了较适宜的LAImax及其在冠层中的合理分布。当密度增加至300?03株穐a-1时,纤维比强度显著下降。生产上宜将最高密度(实际收获密度)设定在225?03株穐a-1左右,既能增强棉花群体的适应性,提高产量,且对品质影响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843 / 18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普通生态学.[M].尚玉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生态边界层原理与方法.[M].王汉杰;王信理著;.气象出版社.1999,
[3]  
生态学基础.[M].(美)奥德姆(E.P.Odum)著;孙儒泳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   枣麦间作系统中光能在作物群体内分布的数值模拟 [J].
张继祥 ;
魏钦平 ;
刘克长 ;
陆佩玲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6) :945-948
[5]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水肥条件对作物生态位适宜度和产量的影响 [J].
李自珍 ;
李文龙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1) :28-33
[6]   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 [J].
李 ;
朱金兆 ;
朱清科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1) :100-107
[7]   花铃期不同时段水分亏缺对棉花群体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 [J].
马富裕 ;
李蒙春 ;
杨建荣 ;
季新疆 ;
申屠向东 ;
陶会俊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12) :1467-1472
[8]   北疆超高产棉花(皮棉2000kg/hm2)生理特性研究 [J].
李少昆 ;
张旺锋 ;
马富裕 ;
王克如 ;
慕自新 .
作物学报, 2000, (04) :508-512
[9]   北疆高产棉花群体呼吸速率变化与光合作用关系研究 [J].
张旺锋 ;
勾玲 .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01) :30-33
[10]   新疆棉花单产潜力预测研究 [J].
邱建军 ;
宇振荣 ;
肖荧南 ;
辛德惠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3) :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