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与西昆仑地质构造对比研究之刍议

被引:31
作者
李兴振
尹福光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昆仑造山带; 构造单元对比; 造山带解体; 洋陆转换; 转换承接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初步总结了昆仑造山带地质构造的四大特点和东、西昆仑地质对比的三大线索,重新厘定了构造单元,并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昆仑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意义及研究的基本思路。指出昆仑造山带是在老的加里东造山带基础上重新解体裂解为洋又拼合的地带,是一个原、古特提斯洋陆转换的转换承接地带。昆仑造山带保存了从原特提斯洋消亡后,由碰撞造山到山脉老化再次裂解这一大陆构造演化阶段的许多信息,可能是我们认识中国大陆乃至欧亚大陆如何通过这种转换承接实现洋陆转换,把各个陆块拼接在一起的一个重要窗口。对昆仑造山带的解剖对现今仍处于碰撞后发展阶段的青藏高原的研究及今后的找矿都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77 / 7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 [J].
潘桂棠 ;
李兴振 ;
王立全 ;
丁俊 ;
陈智粱 .
地质通报, 2002, (11) :701-707
[2]   西昆仑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计文化 ;
蔺新望 ;
王巨川 ;
李博秦 ;
张清盛 .
陕西地质, 2001, (02) :40-47+66
[3]   阿尔金断裂两侧构造单元的对比及岩石圈剪切机制 [J].
许志琴 ;
杨经绥 ;
张建新 ;
姜枚 ;
李海兵 ;
崔军文 .
地质学报, 1999, (03) :193-205
[4]   西昆仑山加里东期花岗岩类构造的类型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姜耀辉 ;
芮行健 ;
贺菊瑞 ;
郭坤一 ;
杨万志 .
岩石学报, 1999, (01) :106-108+110+112-116
[5]   西昆仑库地西北依沙克群中首次发现放射虫化石 [J].
方爱民 ;
李继壳 ;
侯泉林 ;
周辉 ;
王志洪 ;
李红生 .
地质科学, 1998, (03) :130-130
[6]   东昆仑铁石达斯群中发现放射虫动物群 [J].
李曰 ;
俊郝杰 .
地质科学, 1998, (02) :128-128
[7]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地质演化.[M].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科学出版社.2000,
[8]  
西南三江地区特提斯构造演化与成矿.[M].李兴振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9]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M].潘桂棠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10]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M].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文集编委会编;.地质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