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分析与调控

被引:20
作者
肖光明
机构
[1] 肇庆学院财经系广东肇庆
关键词
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吸引力; 成熟阶段; 生态旅游; 鼎湖山;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0737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旅游开发指导作用的大小和在实践中具体如何运用,旅游界看法并不一致。本文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寻求该理论的较好运用途径,同时为鼎湖山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分析中笔者把握旅游地吸引力变化的影响因素,强调结合旅游地的具体实践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得出鼎湖山将处于长期成熟阶段的结论,分析了其在成熟阶段的旅游开发策略,也对Butler理论的运用途径进行了若干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辨析 [J].
阎友兵 .
旅游学刊, 2001, (06) :31-33
[2]   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 [J].
陆林 .
地理科学, 1997, (01) :64-70
[3]   关于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的深层思考———与杨森林老师商榷 [J].
李舟 .
旅游学刊, 1997, (01) :38-40+63
[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综论———兼与杨森林商榷 [J].
余书炜 .
旅游学刊, 1997, (01) :32-37+63
[5]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 [J].
杨森林 .
旅游学刊, 1996, (01) :45-47+79
[6]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 [J].
保继刚 .
地理学报, 1995, (04) :353-359
[7]   旅游地拓展开发研究——以丹霞山阳元石景区为例 [J].
保继刚 ;
彭华 .
地理科学, 1995, (01) :63-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