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24
作者
李玉华 [1 ,2 ]
吴本清 [1 ,2 ]
黄若谷 [1 ,2 ]
肖智辉 [1 ,2 ]
王慧慧 [1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
[2] 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
关键词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肺炎,支原体; 超敏C反应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9 [小儿全身性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和临床特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以发热3~5 d收治我院儿科,最后确诊为KD的10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无MP感染组和合并MP感染组。对两组患儿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进行对比分析,并统计两组的治疗与转归。结果 107例KD患儿中合并MP感染者36例,占33.64%。合并MP感染组患儿hs-CRP、PCT、ALT、CK-MB水平高于无MP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MP感染组与合并MP感染组WBC、PLT、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MP感染组冠状动脉异常19例(占26.76%),合并MP感染组21例(占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5)。无MP感染组平均住院时间(6.5±2.1)d,合并MP感染组(8.9±3.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5)。1~3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两组冠状动脉损害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MP感染KD患儿hs-CRP、PCT、GPT、CK-MB水平高于无MP感染的KD患儿,且病程长,冠状动脉损害多,合并其他脏器损害多。
引用
收藏
页码:2649 / 26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脑梗死三例分析
    王维
    申昆玲
    [J].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12)
  • [2] 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与心肌酶谱变化和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J]. 孙兴珍.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21)
  • [3] 肺炎支原体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
    常健
    李海波
    陈银波
    梁东
    鲁继荣
    秦丽霞
    [J]. 临床儿科杂志, 2007, (09) : 768 - 770
  • [4] 川崎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和白介素-6质量浓度变化及其与并发症的关系
    汪芸
    王俐
    孙丽萍
    伏瑾
    崔小岱
    吴铁吉
    李竞
    李尔珍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7, (06) : 424 - 427
  • [5]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改变
    胡凤华
    甘小庄
    孙丽萍
    崔小岱
    任晓旭
    郭琳英
    [J]. 中国医刊, 2007, (06) : 33 - 35
  • [6] Kawasaki syndrome
    Burns, JC
    Glodé, MP
    [J]. LANCET, 2004, 364 (9433) : 533 -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