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比较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秋月 [1 ]
米延 [1 ]
陈国萍 [1 ]
机构
[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病原; 抗药性; 细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对我院53例败血症患儿感染菌株、药物敏感情况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感染时间分为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社区感染多有典型症状和明确的感染史,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奇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性好。医院感染则症状不典型,多数未发现明确感染灶,以革兰阴性肺炎克雷伯菌居多,对绝大部分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好。结论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根据药敏选用合适的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分析与预防对策 [J].
黄越芳 ;
庄思齐 ;
陈冬梅 ;
陈东平 ;
李易娟 ;
陈玮琪 ;
李晓瑜 .
广东医学, 2004, (03) :260-262
[2]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 [J].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
余加林 ;
吴仕孝 .
中华儿科杂志, 2003, (12) :19-21
[3]  
Risk factors for adverse cutaneous reactions associ ated with intravenous vancomycin. Korman TM,Turnidge JD,Grayson M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 1997
[4]   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J].
余加林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02) :100-102
[5]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J].
黄翠雯 ;
周晓光 ;
黄嘉言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09) :1071-1073
[6]   2003—2005年新生儿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的变迁 [J].
夏世文 ;
付春花 .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6, (05) :271-274
[7]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dams-Chapman I,Stoll BJ. Current Opinion in Pediatrics . 2002
[8]   超广谱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J].
张阳根 ;
张海艳 ;
江先海 ;
周赞虎 .
江西医学检验, 2007, (03) :254-25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