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奈瑟菌A群荚膜多糖与B群外膜蛋白复合物偶联物的制备和免疫原性

被引:4
作者
孙银燕
胡绪敬
机构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膜蛋白复合物; 荚膜多糖; 偶联物; 免疫原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脑膜炎奈瑟菌 (Nm)A群荚膜多糖与B群菌株 34 0 7或 5 42 85 2外膜蛋白复合物偶联 ,希望获得 1种对A和B群Nm感染皆有预防效果 ,并可提高A群荚膜多糖对婴幼儿免疫力的偶联物。方法 用饱和硫酸铵沉淀细菌培养上清液 ,沉淀物再经SephacrylS 30 0纯化获得外膜蛋白复合物。通过碳化二亚铵 (EDC)介导的缩合反应将B群外膜蛋白复合物与A群荚膜多糖偶联。偶联物、未偶联的荚膜多糖、B群外膜蛋白复合物及A群荚膜多糖和B群外膜蛋白复合物简单混合物按相同程序免疫小鼠获得抗体 ,经ELISA、杀菌力试验和Westernblotting测定了偶联物的免疫原性。结果 偶联物比未偶联的荚膜多糖或者荚膜多糖同B群外膜蛋白复合物简单混合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强 2 1~32 0倍 ;其中以B群 34 0 7菌株的外膜蛋白复合物与A群荚膜多糖偶联的效果更好。偶联物免疫血清不仅对A群代表菌株 (2 90 19)和B群菌株 (34 0 7,5 42 85 2和 2 90 2 1)均有较强的杀菌活性 ,而且还对所试的具有不同菌型特征的其它 8株B群菌株仍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性。Westernblotting初步分析发现上述两种偶联物免疫的血清与各自的外膜蛋白复合物在相对分子质量约 42× 10 3 、39× 10 3 和 2 6× 10 3 处有相同的反应带 ,其中 42× 10 3 左右的条带为 1类外膜蛋白。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B群Nm 3407菌株外膜蛋白复合物(OMPC)的提取及免疫原性 [J].
孙银燕 ;
胡绪敬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8, (06) :4-8
[2]   两株B群脑膜炎奈瑟氏菌脂寡糖减毒前后抗原性与毒性的检测 [J].
孙银燕 ;
胡绪敬 ;
王君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7, (05) :80-84
[3]   脑膜炎双球菌菌苗对流脑的预防作用 [J].
胡绪敬 .
中国计划免疫, 1996, (01) :39-41
[4]  
A method for purification of bacterial Rtype lipopolysaccharides ( lipooligosaccharides). Wu LH, Tsai CM, Frasch CE.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 1987
[5]  
Immunogenicity of meningococcal B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d to tetanus toxoid or CRM197 via adipic acid dihydrazide. Bartoloni A, Norelli F, Ceccarini C, et al. Vaccine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