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坡耕地生产潜力及水土流失治理

被引:5
作者
史东梅
刘立志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重庆涪陵区水土保持办公室 重庆
[3] 重庆涪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坡耕地; 生产潜力; 水土流失; 紫色土;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4.02.010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坡耕地生产潜力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保持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关健环节。通过对涪陵区紫色土坡耕地生产潜力的估算和影响因子的综合分析,表明其主要限制因子是土壤水分,提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植物篱坡地农业体系和微型坡面水系工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东北低山丘陵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与潜力分析——以吉林省西南部黑牛河流域为例 [J].
戴全厚 ;
刘明义 ;
王跃邦 ;
刘国彬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1) :27-31
[2]   紫色土区土壤侵蚀对土地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 [J].
何长高 ;
尹忠东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4) :110-114
[3]   遂宁组母质侵蚀规律的初步研究 [J].
张奇 .
水土保持通报, 1992, (03) :34-39
[4]   长江三峡区紫色土坡耕地的土壤流失量研究 [J].
刘佳桂 ;
蹇泽西 ;
杨艳生 ;
梁音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1, (03) :36-44
[5]   长江三峡区土壤退化的研究 [J].
杨艳生 ;
史德明 ;
吕喜玺 .
水土保持学报, 1991, (03) :53-62+87
[6]  
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M]. 科学出版社 , 杜榕桓等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