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分蓄洪区围堤内护工程方案选择

被引:7
作者
杨梦云 [1 ,2 ]
机构
[1] 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勘测设计院
[2] 湖北瑞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关键词
分蓄洪区; 内护工程; 防汛抢险; 水文特征值观测; 注水试验; 防护林; 复合护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871.2 [堤防管理与养护];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为了解分蓄洪区围堤非植物内护工程对防汛抢险的影响,以荆江分蓄洪区为例,进行了非植物内护工程出险堤段的水位、雨量、排水沟流量观测和注水试验。结果表明,非植物内护工程出险堤段排水沟流量的变化滞后于外江水位的变化1~2d,降雨时和降雨后出险堤段排水沟流量受降雨量的干扰较大;在有横沟的堤脚,出水部位的水色略清于注水水色,但距注水部位越远,流量损失越大;在未开横沟的堤脚,其流量和水色的变化无法观测。表明采用单一的非植物护坡不利于防汛抢险,宜在设计分蓄洪水位上、下采取复合护坡,并结合多层次防护林防浪,以满足分蓄洪区围堤外防洪兼具内防浪的双重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8+130 +1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探讨 [J].
刘向阳 .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1, 17 (03) :237-240
[2]  
GB 50286-1998.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 1998
[3]   河道植被护坡技术的应用及评价方法 [J].
黄翔峰 ;
陈旭远 ;
陆丽君 ;
刘佳 ;
徐竟成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 (07) :191-195+200
[4]   洪泽湖大堤生物防护模式的实践 [J].
张敏 ;
刘洪林 ;
张立师 .
人民长江, 2008, (03) :54-56
[5]   皖西南大别山麓河岸带滩地生态重建与植物护坡效能分析 [J].
张建春 ;
史志刚 ;
彭补拙 .
山地学报, 2002, (01) :85-89
[6]   同马大堤护坡防浪及渗流研究 [J].
段祥宝 ;
毛昶熙 ;
石卫东 ;
王华棠 .
岩土工程学报, 2002, (02) :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