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到“视觉化”:重新理解视觉文化

被引:28
作者
曾军
机构
[1] 上海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视觉; 视觉性; 视觉化; 视觉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50 [工艺美术理论];
学科分类号
1403 ;
摘要
视觉文化研究问题中仍然有一些前提性的问题暧昧不明,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究竟何为"视觉"?目前对"视觉"的看法主要有名词化和动词化两种,分别将视觉文化研究引向不同的方向。作为一种整合的努力,"视觉性"由于其界定的暧昧而无法承担这一使命。而"视觉化"则已形成了完整的问题谱系:即从"将不可见变为可见的"(广义的"视觉化")到形成"影像化主导"(狭义的"视觉化"),进而突显出"虚拟性"的新质("视觉化"的后现代性),最后将视觉化逻辑渗透到"不可见"之物中去("视觉性的弥散"),从而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视觉文化的文化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4+190 +1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J].
曾军 .
文艺研究, 2008, (06) :5-12
[2]   观看研究的路径与困境 [J].
曾军 .
学术月刊, 2007, (05) :15-19
[3]   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 [J].
吴琼 .
文艺研究, 2006, (01) :84-96+159
[4]   可见与不可见——从观念时代到全球时代:德国视觉哲学一百年1900-2000 [J].
洛伦兹·恩格尔 ;
汪少明 .
德国研究, 2005, (01) :56-60+80
[5]  
西方文论关键词.[M].赵一凡,张中戴,李德恩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6]  
视觉文化导论.[M].(美) 米尔佐夫;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7]  
文化研究导论.[M].(英)阿雷恩·鲍尔德温(ElaineBaldwin)等著;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林中路.[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  
完美的罪行.[M].(法)让·博德里亚尔(JeanBaudrillard)著;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0,
[10]  
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汪民安等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