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

被引:96
作者
刘传正
李铁锋
程凌鹏
温铭生
王晓朋
机构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 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
[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发育度"; "潜势度"; "危险度"; "危害度"; 递进分析法(AMFP);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04.04.001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根据多年丰富的区域地质灾害考察和综合研究实践,作者架构了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1)开展区域地质灾害综合调查;(2)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包括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和分层图形库(GGIS);(3)研究区域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形(高程、高差、坡度)、水系、植被、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形迹、斜坡类型、降雨量分布和地震活动等的统计关系,为评价因子选取、分级和权重确定提供依据;(4)筛选提取评价预警研究因子体系,建立地质灾害发育因子、基础因子、诱发因子和易损因子体系;(5)创建研究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简称"四度")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6)在满足一定精度比例尺数字化图上划分计算单元,分别计算研究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7)根据计算结果和应用目的,把相同或相近级别的图斑合并,分别编制区域地质灾害"四度"区划图;(8)根据"四度"区划结果提出研究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级监测预警目标区和地质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9)对重点地段或地点专门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和政府-社会联动的应急反应机制。上述9个步骤构成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时空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简称"四度"递进分析法(AM FP)。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新思维 [J].
刘传正 ;
杨冰 .
工程地质学报, 2001, (02) :121-126
[2]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问题 [J].
刘传正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 (02) :1-4
[3]   长江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及其监测预警 [J].
刘传正 .
科技导报, 2000, (11) :60-63
[4]  
Landslide hazard assessment: summary review and new perspectives[J] . P. Aleotti,R. Chowdhury. &nbsp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 1999 (1)
[5]   地质灾害预警工程体系探讨 [J].
刘传正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 (04) :1-4
[6]   MULTIVARIATE MODELS FOR LANDSLIDE HAZARD EVALUATION [J].
CARRARA, A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THEMATICAL GEOLOGY, 1983, 15 (03) :403-426
[7]   区域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 [J].
刘传正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 (03) :1-6
[8]   汉江河谷旬阳段区域滑坡规律及斜坡不稳定性预测 [J].
殷坤龙 ;
晏同珍 .
地球科学, 1987, (06) :631-638
[9]   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初步研究 [J].
刘传正 ;
温铭生 ;
唐灿 .
地质通报, 2004, (04) :303-309
[10]   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建设构想 [J].
刘传正 .
地质通报, 2002, (12) :86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