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苜蓿-冬小麦轮作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及产量响应

被引:31
作者
沈禹颖
南志标
高崇岳
Bellotti W.D
陈文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南澳州,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兰州,兰州,,兰州,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南澳州
关键词
干旱农业; 冬小麦; 水分利用; 紫花苜蓿; 草地农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2 0 0 1~ 2 0 0 3年在甘肃庆阳黄土高原连续 3 a研究了紫花苜蓿 -冬小麦轮作系统中土壤 0~ 3 0 0 cm剖面水分动态特征 ,作物产量及其含 N量。处理包括 4龄苜蓿草地 (L C)、4龄苜蓿草地后茬持续休闲 (L F)、4龄苜蓿草地休闲 4个月后种植冬小麦(L Fl W) ,和 4龄苜蓿草地休闲 1个月后种植冬小麦 (L Fs W)。结果表明 ,种植 4a苜蓿后春季翻挖实施休闲至冬小麦播种(L Fl W)的 4个月期间 ,降雨的入渗深度为 150 cm,而苜蓿秋季翻挖休闲至小麦播种 (L Fs W)的一个月间 ,降雨在土壤内的入渗深度为 90 cm,不同休闲长度对头茬冬小麦土壤 0~ 90 cm水分贮存量无显著影响 ,亦不影响头茬冬小麦的出苗和出苗数。苜蓿后茬完全休闲 (L F)一个生长季后 ,60~ 90 cm土壤水分含量达田间最大重力持水量 (Drainage U pper L imit DU L )的 93 % ,0~ 3 0 0cm剖面土壤贮水量达 670 mm ,是剖面田间最大重力持水量 (DUL )的 78% ;L Fl W和 L Fs W处理下头茬小麦籽粒产量之间差异显著 (P<0 .0 5) ,收获指数和千粒重等指数无显著差异 ;L Fl W和 L Fs W处理中获得的二茬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 ;连续种植苜蓿与种植小麦有接近的生物量 ,但苜蓿地植物总 N的输出量较小麦田高 2~ 3倍。由于黄土高原降雨变率大 ,因此预测土壤含水量动态有
引用
收藏
页码:640 / 6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APSIM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J].
沈禹颖 ;
南志标 ;
Bill Bellotti ;
Michael Robertson ;
陈文 ;
邵新庆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27-1032
[2]   苜蓿生产力动态及其水分生态环境效应 [J].
李玉山 .
土壤学报, 2002, (03) :404-411
[3]   可持续农业及其指示因子研究进展 [J].
孔正红 ;
张新时 ;
周广胜 .
生态学报, 2002, (04) :577-585
[4]   黄土高原气候变迁、植被演替与土壤干层的形成 [J].
李裕元 ;
邵明安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1, (01) :72-77
[5]   黄土高原旱区长期不同轮作施肥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J].
刘晓宏 ;
郝明德 ;
樊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03) :1-7
[6]   宁南山区旱地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及产量动态研究 [J].
杜世平 ;
王留芳 ;
龙明秀 .
草业科学 , 1999, (01) :13-16+18
[7]   坡地土壤水分动态及耗水规律研究 [J].
张兴昌,卢宗凡 .
水土保持研究, 1996, (02) :46-56
[8]   陇东黄土高原若干轮作复种模式的生态效能比较研究 [J].
李锋瑞,高崇岳 .
草业学报, 1994, (01) :48-55
[9]   草田轮作的新进展 [J].
王无怠 .
草业科学, 1989, (04) :20-24
[10]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杨文治,邵明安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