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等温脱水热重分析

被引:60
作者
赵卫东
刘建忠
周俊虎
岑可法
机构
[1]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关键词
褐煤; 热天平; 脱水; 干燥机理;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9.14.006
中图分类号
TQ533 [煤的分析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利用热天平热重和微分热重分析方法,进行了4种褐煤在氮气流下等温干燥实验,得到了样品蒸发速率与含水率关系曲线,并获得各脱水阶段的干燥机理方程。采用扫描电镜对脱水前后褐煤外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天平氮气吹扫条件下,褐煤体积收缩、外观发生变化;干燥过程分成2个阶段,其中含水率高于临介含水率阶段是褐煤较大孔结构中自由水/体积水蒸发析出过程,并伴随褐煤体积的收缩,按照Kelvin公式,该过程主要受毛细管作用力影响,蒸发速率逐渐降低;含水率低于临介含水率阶段对应褐煤内部微孔内水分的干燥,由于褐煤表面富含含氧官能团,并与水通过氢键连接,水的蒸发速率变得更低,蒸发过程主要受脱附/吸附以及氢键破坏作用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印尼褐煤的吸附特性及脱水研究 [J].
赵虹 ;
郭飞 ;
杨建国 .
煤炭学报, 2008, (07) :799-802
[2]   O2/CO2气氛煤粉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J].
李庆钊 ;
赵长遂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35) :39-43
[3]   矿物成分对超细化煤粉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魏砾宏 ;
姜秀民 ;
李爱民 ;
杨天华 ;
李延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08) :5-10
[4]   利用Popescu法对煤燃烧反应机理的研究 [J].
张保生 ;
刘建忠 ;
周俊虎 ;
冯展管 ;
岑可法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5) :68-72
[5]   煤粉在富氧条件下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J].
樊越胜 ;
邹峥 ;
高巨宝 ;
曹子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24) :118-121
[6]   快速热解褐煤焦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结构 [J].
刘辉 ;
吴少华 ;
孙锐 ;
徐睿 ;
邱朋华 ;
李可夫 ;
秦裕琨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2) :86-90
[7]  
简明物理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杜凤沛,高丕英主编, 2005
[8]  
煤的结构与反应性[M]. 科学出版社 , 谢克昌著, 2002
[9]  
物理化学[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杜清枝,杨继舜主编, 1997
[10]  
Pressurised steam drying of Australian low-rank coals[J] . Geoffrey D. Bongers,W.Roy Jackson,Fedir Woskoboenko.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