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引发闪电和自然闪电回击电流波形的对比分析

被引:24
作者
张其林
郄秀书
孔祥贞
周筠珺
杨静
张廷龙
冯桂力
肖庆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甘肃省兰州市
关键词
人工引发闪电; 自然闪电; 回击电流;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7.06.015
中图分类号
P427.3 [大气电现象(大气电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2005年夏季在山东引雷实验中获得的一次传统人工引发闪电1μs时间分辨率的电流资料进行了分析。整个电流持续时间约1120ms,包含10次回击过程,时间间隔为18210ms,平均为87ms;回击电流峰值的几何平均值为11.9kA,变化范围为6.621.0kA。通过人工引发闪电和自然闪电的对比分析,发现传统人工引发闪电的回击电流峰值(1017kA)与自然闪电的继后回击(1218kA)基本一致;空中人工引发闪电的首次回击(也有作者称为“小回击过程”)电流峰值(2437kA)略小于自然闪电的首次回击(3045kA);不同地区下行自然闪电回击电流峰值存在最大约50%的差异;上行自然闪电回击电流峰值(810kA)小于其他类型的回击。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多接地点闪电的梯级先导与回击过程的研究 [J].
孔祥贞 ;
郄秀书 ;
张广庶 ;
张彤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22) :145-150
[2]   近距离负地闪电场波形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 [J].
张其林 ;
郄秀书 ;
王怀斌 ;
陈成品 ;
张广庶 ;
张彤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8) :126-130
[3]   高原雷暴地闪回击辐射场特征分析 [J].
张其林 ;
郄秀书 ;
王怀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9) :94-98
[4]   人工引雷试验中雷电流测量分析 [J].
樊灵孟 ;
何宏明 ;
钟定珠 ;
周良才 ;
张义军 ;
肖庆复 ;
刘欣生 .
高电压技术, 2000, (04) :50-52
[5]   南方人工引雷试验及电流特征 [J].
张义军 ;
刘欣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04) :60-63
[6]   地闪参量特征的统计分析 [J].
陈成品 ;
郗秀书 ;
张广庶 ;
应顺潮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03) :51+53+55+52+54-51+53+55+52+54
[7]   甘肃中川地区雷暴的地闪特征 [J].
郄秀书 ;
刘欣生 ;
张广庶 ;
余晔 ;
郭昌明 ;
王道洪 ;
牛尾知雄 ;
渡边贞司 .
气象学报, 1998, (03) :57-67
[8]  
雷电与人工引雷[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王道洪等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