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与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家兔肝癌的初步实验探讨

被引:6
作者
朱大和
李明
王又槐
秦兵
张音员凤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 九江市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二乙基亚硝胺,肝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32.21 [血吸虫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本文观察了用日本血吸虫与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家兔肝癌的实验结果。A组每只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从感染后62d开始,每周每兔用1%二乙基亚硝胺水溶液灌胃1次,剂量为25mg/kg,共15次;结果5只兔中有3只诱发肝癌,诱导时间分别为273、394和476d。B组每只家兔用A组同法感染尾蚴及投二乙基亚硝胺,但在感染后55及80d,分别灌胃给予吡喹酮作2次病原治疗,每次剂量为0.3g/只;7只兔中仅1只发生肝癌,诱导时间为385d。C组5只家兔不感染血吸虫,仅用A组同样方法投二乙基亚硝胺;结果有1只发生肝癌,诱导时间为572d。结果表明:家兔灌胃给予二乙基亚硝胺可引起肝细胞肝癌;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再给予二乙基亚硝胺,不但能增加肝癌发生率,而且也能缩短诱癌的时间;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用吡喹酮治疗病原体,再给予二乙基亚硝胺则肝癌发生率降低。提示感染日本血吸虫可促进肝癌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江西省九江地区血吸虫病与肝癌的相关分析 [J].
林丹丹,王又槐,秦兵,张绍基,李剑瑛 .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5, (03) :184-187
[2]   日本血吸虫病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附视频 [J].
郭志荣 ;
蒋国雄 ;
陆启新 .
肿瘤, 1993, (03) :105-108
[3]   吡喹酮早期治疗对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J].
闵卫平 ;
黄文长 ;
夏宝芬 .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88, (01) :35-37+76
[4]   吡喹酮实验治疗家兔血吸虫病肝硬化的形态学观察 [J].
杨元清 ;
朱显因 ;
杨惠中 ;
乐文菊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2, (01) :37-3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