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同工酶分析

被引:8
作者
王凤乐
商鸿生
季振岐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
[2]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 杨陵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3] 杨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同工酶;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95.02.002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我国小麦条锈菌11个主要流行生理小种及美国小麦条锈菌白化菌系夏孢子提取物中酯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谷草酰胺转氨酶、多酚氧化酶的同工酶图谱。结果表明:我国小麦条锈菌不同生理小种具有同工酶表型异质性,而同一生理小种的不同单孢系间或不同地理来源的菌系间同工酶表型相同,即生理小种群体内部可能具有同工酶表型同质性。依据同工酶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将所测的中国小麦条锈菌的11个生理小种划为5个类群:A群(条中8号)、B群(条中10号)、C群(条中17号)、D群(条中19、22、23、25、27、26号)、E群(条中28、29号),它反映出小种间遗传基础的相似性及演化特点。结合对美国条锈菌菌系同工酶测定,并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比较,揭示出中国小麦条锈菌具有独特的同工酶表型。同工酶表型分析是研究锈菌毒性变异的一个有力工具,建议建立起中国小麦条锈菌毒性菌系多种同工酶标准图谱,用作研究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和群体遗传学的参照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毒性基因及致病性特点分析 [J].
杨华安 ;
吴立人 .
植物病理学报, 1990, (03) :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