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去核的作用和方法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振凌
赵建颖
李娟
高伟娜
高晨曦
机构
[1]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
关键词
山茱萸; 加工方法; 马钱素; 高效液相;
D O 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6.01.026
中图分类号
R282.4 [药材的采集、加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比较山茱萸去核的作用,优选山茱萸产地加工方法和工艺。方法:比较山茱萸核和肉中的马钱素、莫诺苷含量;以马钱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对水烫法和烘法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山茱萸核中不含马钱素和莫诺苷;烘法的加热温度以及水烫法的加水量和烫的时间对马钱素含量均有明显影响;在60℃烘10 m in后去核为最佳工艺。结论:山茱萸去核的作用是为了去除非药用部位,烘法软化优于水烫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山茱萸的产地加工 [J].
陈伟英 .
时珍国医国药, 2000, (06) :514-514
[2]   植物山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J].
潘扬 ;
王天山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01) :62-63
[3]   对中国药典载“山茱萸去核”的问题的商榷 [J].
王爱武 ;
王继红 .
时珍国药研究, 1997, (01)
[4]   山茱萸的产地加工 [J].
王希明 .
中国中药杂志, 1990, (06) :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