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拱坝建基面开挖过程中不平衡力变化及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4
作者:
程立
刘耀儒
陶灼夫
杨强
徐建荣
何明杰
张伟狄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3]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来源:
关键词:
白鹤滩;
拱坝建基面;
卸荷松弛;
不平衡力;
锚固;
保护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551.4 [基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300 m级高拱坝建基面开挖造成的岩体卸荷松弛对高拱坝的整体稳定性影响巨大。白鹤滩拱坝左岸建基面开挖至628 m高程时也出现了卸荷松弛、结构面错动等现象。基于变形加固理论,提出了使用不平衡力作为坝基岩体松弛卸荷的定量判据,阐释了不平衡力分析岩体开裂与坝基卸荷时效松弛的理论基础,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对比说明了不平衡力应用于卸荷松弛判据的准确性。使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程序TFINE,对白鹤滩拱坝原始地形和开挖过程进行精细模拟,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建基面基础(尤其是结构面)的卸荷松弛演变过程。分别对无基础处理、预留保护层和施加锚索情况下的开挖卸荷松弛进行了研究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开挖到630 m高程时,在结构面交汇处和坡面出露段附近结构面的不平衡力与屈服区出现集中情况,这与观测到的建基面卸荷松弛以及结构面出现错动裂缝等现象符合;继续开挖过程中,LS331、LS3318不平衡力较大,相对比较危险。另外,坝体底部的陡坎开挖成型时,陡坎底部的不平衡力增加较明显,需减缓陡坎坡度。预留保护层和建基面锚固对控制松弛卸荷作用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670 / 1679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