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控制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黄德玖
尹智
机构
[1] 四川省资中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体温控制;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 术后;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R651.1 [颅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体温控制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体温控制组(体温控制在36.5~37.5℃)、亚低温组和常规降温组,每组10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血气、血小板和凝血常规,术后第4天复查颅脑CT观察有无颅内再出血和梗死,评价术后3个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常规降温组患者的心率高于体温控制组和亚低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及血气分析指标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亚低温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体温控制组和常规降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高于体温控制组和常规降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降温组比较,体温控制组和亚低温组术后颅内再出血和脑梗死发生率更低,ADL良好率更高,病死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将体温控制在36.5~37.5℃,可降低术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846 / 18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围术期轻度低温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J].
陈树斌 ;
徐树生 ;
李绍臣 ;
赵玉国 .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 (06) :443-445
[2]   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吸除与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 [J].
孙本强 ;
严娜 ;
王晓峰 ;
万永丽 ;
吴笛 .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 (01) :56-56
[3]   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J].
兰周华 ;
董广宇 ;
杨谦 ;
林智敏 ;
林锦波 ;
杨亚敏 ;
刘子科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09) :6-9
[4]   高血压性脑出血96例急性期的护理 [J].
刘瑞华 ;
李玉梅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20) :4894-4895
[5]   颅脑创伤患者常温及亚低温治疗的生存分析比较 [J].
王瑒 ;
孟博 ;
向乔 .
中国全科医学, 2006, (23) :1942-1943
[6]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亚低温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J].
王新军 ;
赵普学 ;
寿纪新 ;
李培栋 ;
单峤 ;
赵忠伟 ;
刘泉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01) :68-70
[7]  
神经病学.[M].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8]  
神经外科学.[M].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