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港养殖区与非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生态比较研究

被引:43
作者
高爱根
杨俊毅
陈全震
王自磐
张健
董永庭
宁修仁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关键词
底栖生物; 生态学; 养殖区; 非养殖区; 象山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7 [];
学科分类号
071004 ;
摘要
2000年在象山港3个养殖区(海带、牡蛎、鱼类)和非养殖区水域进行了四季调查,对养殖区和非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生态学进行比较研究。调查鉴定出71种大型底栖生物,其中养殖区45种、非养殖区61种,两区共有种为35种。牡蛎养殖区外侧、鱼类网箱养殖区周围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高达433.53g·m-2和155ind·m-2、91.92g·m-2和114.96ind·m-2;海带养殖区仅为1.55g·m-2和27.5ind·m-2,也明显低于非养殖区5.24g·m-2和53.04ind·m-2;鱼类网箱养殖区中心未见生物分布。本文同时对底栖生物与养殖生物、沉积物及水文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作了研究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GB-17378.5-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S].] .
[2]  
GB-17378.7-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生态调查和生态监测] .
[3]  
中国海岸带生物. 刘瑞玉,崔玉珩. 海洋出版社 . 1996
[4]  
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 海洋出版社 , 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编写委员会编, 1988
[5]  
黄渤海的软体动物[M]. 农业出版社 , 齐钟彦等著, 1989
[6]   大亚湾海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环境相互影响研究 [J].
何悦强,郑庆华,温伟英,张银英 .
热带海洋, 1996, (02) :22-27
[7]   论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J].
张雅芝 ;
苏永全 .
海洋科学, 2001, (07) :52-56
[8]   关于我国第4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初思 [J].
杨纪明 .
海洋科学, 2001, (01) :47-50+56
[9]   网箱养鱼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刘家寿 ;
崔奕波 ;
刘建康 .
水生生物学报, 1997, (02) :174-184
[10]  
象山港、三门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Ⅲ.群落结构[J]. 邵晓明,蔡如星,王海明. 东海海洋. 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