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2006的研究

被引:79
作者
王鹏 [1 ]
吴愈晓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2] 不详
关键词
初婚年龄; 教育程度; 职业; 家庭社会经济特征;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3.03.009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使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探讨了城乡居民初婚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经济原因。研究发现,教育、职业和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初婚年龄有着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性别和户籍差异。教育程度对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大于男性,高等教育对农村户籍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大于城市户籍女性,技术类职业相比非技术非管理类职业,对农村户籍男性居民的初婚年龄有着显著的提前效应。在城市户籍居民中,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初婚年龄越晚;兄弟姐妹越多,初婚年龄越早。对城市和农村户籍居民而言,父亲从事管理类职业对儿子的初婚年龄均有显著的提前效应,而且对农村户籍居民的影响要高于城市户籍居民。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10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 [J].
齐亚强 ;
牛建林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1) :106-129+244
[2]   婚姻匹配的变迁:社会开放性的视角 [J].
李煜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4) :122-136+244
[3]   社会网络视角下中国农村成年男性初婚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利鸽 ;
靳小怡 .
人口学刊, 2011, (02) :21-30
[4]  
中国现行人口政策的形成与稳定——新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J]. 汤兆云.中共党史资料. 2008(02)
[5]   婚姻的教育匹配:50年来的变迁 [J].
李煜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3) :73-79+96
[6]   中国人口控制政策的历史变化与改革趋势 [J].
张翼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8) :15-22
[8]   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 [J].
郝大海 ;
李路路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110-124+207
[9]   法定婚龄、政策婚龄下的民众初婚行为——立足于“五普”长表数据的分析 [J].
王跃生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6) :79-89+96
[10]   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对农村流动妇女初婚的影响——来自上海浦东的调查发现 [J].
靳小怡 ;
彭希哲 ;
李树茁 ;
郭有德 ;
杨绪松 .
人口与经济, 2005, (05) :53-58+47